公司新闻
在整个采茶初制期,他们都会在老班章茶山和茶农同吃、同住,一起参与智默堂茶叶制作的全过程,亲身体验一片叶子到一杯茶的蜕变。
“在老班章,圆满茶人身份”
日常,在茶山“飙车”的“女汉子”
对于卉萱来说,智默堂招募“督茶义工”上老班章监督制茶全程的机会太难得了,稍纵即逝。智默堂在群里发招募信息,第一时间被卉萱看到了,她立马就报名了,没有半点犹豫,极为幸运的是她成功成为了智默堂第一批名山“督茶义工”。她把这份突然而来的幸运称为与智默堂和茶的缘分。
印象中,卉萱是个娇小身体中蕴含着拼劲干劲的茶人。但绝对想不到她还是一个能在茶山“飙车”的“女汉子”,在茶山曲折的山道上,皮卡,依维柯都开得极为溜,一度让茶友们惊叹,更好奇一个女司机为什么能够做到在老班章茶山之间来去自如的?她说:“因为,春茶季智默堂茶厂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工作,都很忙。而且我们是去干活的,不能拖后腿,总被别人照顾。所以就自己开车去老班章,晚上再回厂里。还好,都是云南人,所以很快就习惯了。”
这次上茶山“督茶”,卉萱对茶山每天的生活印象深刻。早上5:00起床,6:00出发,晚上18:00回,开始摊晾茶叶、杀青,几乎要到凌晨3,4点才能杀青结束,把当天的工作告一段落。早出晚归的“督茶”生活,很辛苦,但特别开心和幸福。尤其是看着每天采到越来越多的鲜叶,感觉一切的辛苦付出都值得。是的,把时间和汗水浪费在喜欢的事情上,是一件美好而幸福的事情。
高标,金先生做茶特特特特难了
智默堂体系中,每位智默君对金先生制茶的理念、严谨、品质把控都有很深刻的认识,然而,大部分的认知皆来自品牌理念输出和茶友间的分享,亲眼所见,亲身体会的并不多。
“进云南茶山不容易,进普洱茶山不容易,进名山山头更不易,进老班章就更更不容易了,金先生做茶特特特特难了。”这是卉萱这几天在茶山亲身接触金先生制茶后的最大感触。
刚进老班章“督茶”的前几天,金先生就智默堂的鲜叶采摘标准与四位“督茶”进行沟通,标准是这样的:
❶采摘和验收到严格以“一芽二叶”为标准
❷采摘单株的工人在采摘过程中只能采单株,其间不能采摘其他树型
❸ 采摘古树的工人在采摘过程中只能采古树,其间不能采摘其他树型
四位“督茶”非常理解金先生这样细致的采摘要求,但当他们以这样的标准与茶农沟通时,就发现原生态与匠心间的磨合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茶农们首次接触金先生严格的“一芽二叶”采摘标准,颠覆了他们一直以来采摘老班章的习惯,一时很难理解和接受。而对于采单株就只能采单株的鲜叶品控,茶农根本没办法理解,正如他们说的“采了那么多年的茶,从来没有那个老板这样要求过”。“督茶义工”便需要时时提醒茶农如何采摘,采摘标准是什么,采好放在那里......卉萱刚跟茶农接触的时候就遇到了难题:“我们的要求太严格了,第一天的时候,采茶的阿姨直接说不干了,要回家了,不知道怎么采了。”好在卉萱她们凭茶人的耐心和超强沟通能力,短时间的磨合,最终和茶农们成了乡亲朋友。茶农们对“督茶义工”们也露出了肯定的笑容:“他们耐心好,是有能力高素质的茶人。”
真实,所以对智默堂的茶更有底气
“我觉得智默堂招募‘督茶义工’这个举动非常好,给了茶人、茶友更多接触和体验茶的机会。这一次的‘督茶义工’之行让我更自信,对智默堂的茶更有底气,觉得能够给身边的茶友更好的交代。现在,卖茶的人很多,来老班章的人也很多,但大部分不会在茶山待么久,一般做好茶就离开了。我们已经在老班章混熟,在街上走着都能遇到熟人。”卉萱自豪地说。
自信,来自一言一行的研习;底气,源自长年累月的践行;信任,是以稳定不变的产品为媒介。
老班章之行,让卉萱深刻感受到云南普洱茶资源的稀有和珍贵,也真实地体验到了不是所有人都能做老班章,有实力的人才能进到老班章,而能挑着做老班章的制茶人,金先生姑且应该是第一个了。
现在,卉萱又有了一个心愿,如果有缘,希望再一次争取进易武做智默堂的“督茶义工”,因为那里是智默堂的大本营,一定要去看看,以真实的茶山经历圆满自己的茶人身份,带给身边茶友智默堂的精神——真实普洱。
▲现在,卉萱又有了一个心愿,如果有缘,希望再一次争取进易武做智默堂的“督茶义工”。
“在老班章,验证智默堂极致匠人精神。”
张蓉|昆明
胶靴,令人难忘的茶山神器
一双辣眼的胶靴,让蓉蓉姐一眼便被所有人记住。从未想过大方、端庄、优雅的张蓉上了山也是如此“强悍”,完美验证了“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
报名“督茶义工”是张蓉回消息最快的一次,一看到群里面的报名信息,“丝毫没考虑,拼手速,缘分呀,可能稍晚点就错过了。”张蓉洋溢着开心的笑容说。很多时候,离美好只有咫尺,而她刚好在那一刹那抓住了美好。
▲美好,总是不期而遇,就像张蓉与老班章一般。
严谨,亲自见证金先生制茶态度
春茶季,全国各地有实力的茶企、茶商和茶人都聚集在老班章做茶,但智默堂是特立独行的那一家。“我再一次见证了金先生制茶的严谨,在老班章没有一家茶企业像我们这样做茶。做茶时,金先生要求‘看茶做茶’,什么意思呢?做茶要参考当天的天气情况,因为金先生认为每天的鲜叶因为气候的影响,情况都不一样。昨天,老班章就下雨了,金先生要求雨水叶必须分开拿出来单独处理。”
▲亲身参与智默堂制茶全程,让张蓉再一次见证了金先生制茶的严谨。
金先生鲜叶的采摘是标准的一芽二叶;古树,单株,从采环节就开始分类处理......对老班章的茶农来说很难理解,也不愿这么做。那么,是谁督促他们按照智默堂的要求采摘鲜叶呢?这个重担自然落在了“督茶义工”的身上。张蓉分享说:“第一天很紧张呀,因为没有经验嘛,老班章又那么贵,所以一分钟都不敢放松。茶农采鲜叶时要告诉他们这怎么采;交茶叶时要一个一个问采的是那棵茶树,要放在哪里。称重也要格外小心,因为很容易搞混。当然我们也发现,茶农对鲜叶等级和分级的认知很薄。”认真落地智默堂的制茶标准,每个环节把控起来对“督茶义工”们来说,都是充满挑战的,因为要求太严格,茶地都是坡,每天跑茶地、沟通、把关、验收,张蓉她们的付出茶友们有目共睹。
极致茶的确来之不易,每一杯茶都珍贵不已。
▲每一杯极致之茶,都饱含了制茶人的辛苦付出。
起初,考虑到每天很早就需要去茶地,所以张蓉她们选择了住在老班章村里。后来,得知当天的鲜叶采摘好之后都拉回茶厂,她们就毫不犹豫地搬到智默堂茶厂住下了。她说:“舍近求远,是因为回到茶厂有一种回家的踏实感,特别舒服。智默堂的人都有一种内在的凝聚力,感觉大家都有超能力一样,不论体力,还是意志力都让人佩服。”事实上,张蓉也是这样的人,小小的身体散发着大大的能量,能感染和带动身边的人勇往直前。
▲茶厂像家一样的温暖感,让义工们舍近求远毫不犹豫的搬到了茶厂住。
督茶,智默堂式颠覆性的举动
智默堂对外开放制茶全程,公开招募“督茶义工”对于茶友来说是大胆的举动,不是所有茶厂都能公开透明制茶过程。因为茶的门槛相对不高,制茶过程的开放是对茶厂综合实力的考验。在张蓉看来,智默堂招募“督茶义工”是对所有茶友负责的表现,让茶友们透明地看到智默堂每一款茶的前世今生,这是智默堂式颠覆性硬实力之举。
此次老班章的“督茶义工”之行,带给了张蓉辛苦、开心、幸福的感受,同时,直观了解智默堂制茶的整个过程,参与茶品品质把控,让她对普洱茶的源头和工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作为一名智默君,张蓉觉得更有底气,从导赏型茶人跨入更加全面的工艺型茶人跨进,还有自信带着更多的茶友一起看清、喝懂极致普洱。
高的起点,更高的目标。张蓉下一个向往“督茶义工”的目的地是冰岛,既然起点已经是老班章了,那就走得更极致吧。
▲张蓉下一个向往“督茶义工”的目的地是冰岛,既然起点已经是老班章了,那就走得更极致吧。
“在老班章,解开了心中普洱茶的很多谜。”
达成,身体是累的心却是幸福的
智默堂督茶义工开始之前,梁老师就主动申请想去茶山,但是由于智默堂春茶季从来不接待,心愿从未实现过。所以当智默堂发布“老班章‘督茶义工’招募”的消息,梁老师火速报名,令她兴奋万分的是报名成功了。她一直说“督茶义工”是专门为自己量身定制的,去茶山的心愿瞬间就达成了,幸福来得太突然,激动藏都藏不住,原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是真实的。
▲“督茶义工”之行,是梁老师2021年初最大的惊喜。
实地到了云南普洱茶山梁老师才发现,老班章和他想象中的太不一样了。“老班章太豪了,茶叶价格高了,茶农们真的富起来了,村子完全不是想象中的样子。森林中有那么多的古茶树,那么大,太不可思议了。茶农们见识也广,都很贴心,大家互相照顾得非常好,这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梁老师觉得意外。
▲云南茶山实际的样子完全超乎了梁老师的想象,意外,惊喜,激动。
云南崎岖的山路对来自成都的梁老师来说,需要一点时间适应。在老班章和茶厂来回之间,梁老师因为不适晕车了两次,但一到茶山就好啦,脚踏实地,古茶树高高大大,藏不住的欢喜,立刻活蹦乱跳于古茶树之间,摸着千年来生生不息的茶叶,忍不住的心花怒放。
“督茶”的日子确实辛苦,茶友们隔着手机屏幕都能感受得到,但她们发自内心的开心和幸福,我们也同样感受得到。其实,每一份发自内心的情感,我们都能感同身受,就像我们常常从金先生制的每款茶中感受到“一碗风骨,真是普洱”的寓意。也因为这份发自内容的喜爱与珍惜,梁老师对于每件事情都全力以赴。“第一天,我们特别认真,对鲜叶采摘品质的把控太严苛了,弄得采茶的阿姨都要走了,说要求太高不会采了,要回家去了。后来,通过真诚以待的沟通后,他们也能理解我们高要求采茶的初衷和目的。茶农们很可爱,朴实,只要他们明白这是好的,就会接受,很开心能遇到他们。”
懂得,好茶只有遇到好的制茶人才能有最好的呈现
这一趟老班章之行,梁老师满感慨:“老班章遇到金先生这样的制茶人是幸运的,只有高标准认真严格的制茶,呈现出来的品质才会越来越好,老班章对外的宣传才能进入一个良性的发展。茶农应该配合智默堂一起严格把关品质,因为最终拥有老班章的是茶农,受益的也是他们。”智默堂认为,普洱茶的发展是一个长远的命题,无论茶农、茶商还是茶企,都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品质才是良好发展的基石。
▲老班章遇到智默堂这样的企业是幸福的,因为严苛品质才能促进老班章良好的发展,而受益的是每个老班章村民。
老班章是所有茶人向往的地方,与茶农同吃同住,让梁老师收获更多,学习了很多专业茶学知识,梁老师高兴的分享:“这次‘督茶义工’之行让自己成长很多,解开了心中关于茶的很多迷。比如,马蹄......以前都是来自于别人的道听途说,现在弄清楚了它是什么,学习到了很多茶的专业知识。全程客观、理性、更加清晰地看到智默堂怎样用心去做茶,不是吹捧,做茶人很多,像我们这样去的,不多!老班章的茶农都说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人这么挑剔地做过茶。我想这是对我们智默堂制茶标准严苛的肯定,让我更有信心底气去传递智默堂理念了。”
▲每一分付出,都有收获;每一滴言行,都有成长;每一分谦卑,都得到尊重,正是这些构建的了自信与底气。
感恩,更认真更用心去对待每款茶
在这个春天,梁老师完成了最美的心愿,一切刚刚好,也让她感悟很多。“在茶山,把自己放在茶园中,感觉好伟大呀,为什么几百年以前祖先就会在这里种满了茶树,这些茶来自何方,经历了什么,看着眼前景象唯有感叹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唯有感恩。以后,自己喝茶时会更认真,更用心,一视同仁,没有贵贱,怀有恭敬、快乐、自然的态度。现在感觉春风十里(生茶)都特别好喝。我很喜欢我们茶园基地的生态环境,茶树的管理,茶叶很好。想要让每一款茶在它的范围内做到极致。”这是梁老师静坐于老班章古树林中有感而发,自然何其伟大,茶何其之美,珍惜每一泡来之不易的茶是爱茶之人待茶最真诚的态度。
▲“督茶义工”之行后,梁老师对茶有了更加的深刻的认知,用心、认真、恭敬成了事茶必备的态度。
因茶结缘的人相处起来也很舒服,愉快义工之行结束了,梁老师也收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知己朋友。智默堂招募“督茶义工”上茶山监管制茶全程,在梁老师看来对智默君负责,对茶友负责的行为。让每个智默君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去参与、去体验每个制茶环节,让极致的品质可看、可触、可体会,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这就是智默堂的风格,真实普洱,真诚相待。
未来,有机会的话梁老师还想去古六大茶山做“督茶义工”,她对古六大茶山的向往程度超越了老班章,因为智默堂的根在那里,听得最多,喝得最多也是古六大茶山,所以特别想去看看。
▲未来,期待您们的到来,不见不散。
更多“督茶义工”精彩分享,敬请期待!
图片、视频皆来自义工们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