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与大师一抗战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南渡北归——智默堂第五十一回百家演艺
2019年08年31日,智默堂第五十一回百家演艺——大学与大师一抗战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南渡北归,在智默堂·隐翠圆满结束。
▲岳南老师、清华校友会“重走西南联大路”发起人和智默堂 · 隐翠三位创始人合影留念。
作为清华大学校友会“重走西南联大路”的特邀作家,在参观了位于云南师范大学校内的西南联大旧址和纪念馆后,岳南老师和清华校友会负责人,受邀到智默堂·隐翠进行了一场岳南老师《南渡北归》系列著作中,关于西南联大一代大师精神和当代知识分子传承的交流会。
清华大学校友会“重走西南联大路”负责人郝志杰老师介绍了整个行程和行程中的精彩故事。
▲郝志杰老师介绍了整个行程和行程中的精彩故事。
岳南老师用生动朴实的语言,介绍历时8年创作《南渡北归》的调研写作心路,他在调研创作的过程中,随着对一代大师们的不断了解,自己也被民国这一代人格璀璨的大师们的精神所感动,并把这种感动传递给了现场所有人。
▲岳南老师在讲述书中民国一代大师陈寅恪的风骨。
在最后的分享环节,云南师范大学的老师与岳南老师交流了对大学老师的师格的看法;云南省博物馆的老师们与岳南老师交流了对于西南联大历史旧址保护的观点;几位读者对岳南老师在纪实与非纪实的创作角度进行了探讨。
▲来自云南师范大学的老师们与岳南老师探讨西南联大的精神。
最后,新华书店专场提供了全新的《南渡北归》和《大学与大师》,岳南老师现场为热心读者签名售书,在几位高中生的新书上,岳南老师留下了“清华等着你!”的殷切期待。
[后记:己亥年秋月无边,云南以北气温偏高,春城已渐起凉意,然遇“大师之路,天地课堂”重走联大路活动,拜见岳南老师,重读“南渡北归”及张曼菱老师“西南联大启示录”,又思国之先贤,深感责任重大。大师虽已远去,吾辈更当自强,唯有追寻大师足迹,方能立心立命,传承有序,始终如一。二零一九年八月三十一日于智默堂。] 岳南,山东诸城人,1962年,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历任宣传干事、编辑 、记者、台湾“清华大学”驻校作家等。著有《风雪定陵》《复活的军团》等考古纪实文学作品十二部,有英、日、韩、法、德文出版,海外发行达百万余册。另有《难渡北归》评其为2011年全球华文十大好书之冠,向世界展示了“全球华人的软实力,及不断向上的力量”。《南渡北归》,作品分为上下卷,从庚子赔款开始,追溯了清华大学数十年的发生发展史,并在大时代背景下折射出整个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不仅详述清华大学前期领袖人物如周诒春、曹云祥、罗家伦等的功过得失,还涉及与梅贻琦同时代的蔡元培、张伯苓、胡适、梁启超、陈寅恪、吴宓等诸多教育学术界大师级人物。全书视界宏阔高远,构思精深,材料翔实,笔墨酣畅,读之感怀深思、嗟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