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自然就是美,一碗风骨,真实普洱

文化实力

文化实力 - 论坛交流

普洱茶未来之路,云南茶博会智默堂中韩茶人交流会



智默堂创始人之一李辉主持本次交流会


2019426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启幕,吸引了海内外346家企业参展。此届茶博会为期4天,以“绿色云茶·天下普洱”为主题,展馆面积达2.1万平方米,设置云南十大名茶馆、茶产业展示馆、茶生活方式馆三大展馆,集中展销普洱茶、红茶、白茶、绿茶、乌龙茶等多个品种的茶产品,以及茶器具、茶服、茶包装、茶机械等配套产业。启幕当天,还发布了2018年云茶产业绿色发展公报》和《云茶有机联盟行动倡议书》,普洱市有机茶产业联盟也正式成立。

开幕当天盛事连连,其中,就有智默堂组织筹办的“中韩普洱茶发展现状及茶人眼里普洱茶的未来之路”交流会在紫云青鸟厅举办。茶界学者,研究专家,茶学教授,国际友人,企业代表各抒己见,为广大茶友分享了普洱茶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现场茶友满座,互动活跃,议题新颖独特,引来不少人围观。

茶有界,文化无界,在一场“敬、礼、和、静”的韩式茶礼展演中,交流会正式开始。


▲智默堂韩式茶礼展演



丁洙一/韩国人,工学博士,国立劲舞工科大学产业工学教授,茶专栏作家(clumnist),智默茶文化研究会会主,韩国百年古树茶友会会住,写真家,BPHOTO magazine发行人,BATANG经营研究所代表。


『什么是好普洱,我觉得有六个条件』


在韩国相比喝咖啡的人来说喝茶的人所占比例很少,韩国喝茶的人不多,但是喝茶的人差不多都喝普洱茶。早期韩国人收藏的普洱茶以国营茶厂出口的产品为主,比如勐海茶厂,下关茶厂等大厂的普洱茶。2004年以后人们开始偏向于古树纯料普洱茶,现在在韩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爱普洱茶,甚至很多人为了年轻漂亮,会选择含普洱茶成分的化妆品、食品和日用品,虽然结果可能没有那么理想。什么是好普洱?是自己觉得好即可,还是真正的品质好?我认为有六个标志:1.好的原料做的普洱茶,用最适合的水冲泡;2.选择适合的茶器;3.采用正确的冲泡手法;4.茶人泡茶技艺的高低;5.测定茶叶的方法;6.喝茶时营造的环境。只有以上六项完全融汇贯通,才能有一杯好的普洱茶。



朴昌植/老茶(号印级)研究者/收藏家,普洱茶及普洱茶历史研究者,韩国百年古茶友会会主,智默文化研究会会主,智默茶文化研究会咨问委员,韩国宗贞茶礼院咨问委员,普洱茶同好会“自然主义”会主。中高级教师36年历任。


『没有倚邦,就没有普洱茶历史』


我是因妻子结识普洱茶的,我以前很喜欢喝酒,妻子总是担心我的身体就给我喝茶,最开始的时候是喝了绿茶,后来喝到了普洱茶,身体的感觉特别好,从此就喜欢了普洱茶。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妻子的鼓励下,就去香港花了差不多1000万人民币,购进不到三百斤的普洱老茶。后来,在王迎新老师的爸爸那里得知倚邦地区的普洱茶最好,就去了倚邦。喝了倚邦的茶感觉最贴切,之后了解到倚邦的历史,就喜欢上了倚邦。所以,我个人认为没有倚邦茶就没有普洱茶历史。我喜欢普洱茶历史和人文,现在老的普洱茶都是由过去存放而来,我们现在存放的普洱茶经过20年、30年也将会谱写新的普洱茶历史。一片鲜叶是如何变成一杯茶汤?首先是普洱茶树的生命力,其次辛勤劳作的茶农和制茶人,最后是给我提供好茶的茶商们,感谢他们让我们喝到一款好的普洱茶。



王迎新/1968年9月出生于云南普洱茶文化人世家, 副研究员。中国人文茶道首倡者、人文茶席创始人,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国家人社部茶艺实训师教材编委、云南科技出版社《云南普洱茶》副主编,景德镇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华煎茶道协会导师、华茶青年会导师、中国花道传承协会顾问、云南紫陶研究会副会长。


『在遥远的韩国,茶人都有收藏普洱茶的习惯,这跟智默堂的推广有直接关系』


作为云南人,我们离普洱茶更近一点,这是非常幸运的事情。云南生态优质的大山、大水,孕育出了普洱茶好的品质和强大的文化底蕴,从而可以飘扬过海到世界各地。所以说,普洱茶是云南之福。在十多年前,我在全国各地走的时候就发现,很多普洱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普洱茶,那些普洱茶在加工工艺和后期仓储都存在一些问题,这是非常遗憾的一件事情。从2009年开始我们一直在做一个公益活动,想要把真正工艺好,仓储比较正常的普洱茶带给更多的人,用更好的器,更好的冲泡方式来冲泡出更好的品质。目前,普洱茶没有成系统的冲泡方式,包括器具、方式和冲泡的手法,我们一直在学习总结经验。我们在韩国做茶文化交流的时候,韩国人对普洱茶热爱程度和喜好程度超乎了我们的想象,我们所到之处,茶人家里都收藏有普洱茶,特别是近几年大家都会收藏一些古树普洱,这种观念,在遥远的韩国大家都已经养成习惯,这一点,我觉得跟智默堂推广普洱茶有直接关系。茶从茶山、种植者、加工者、制造者、传播者、冲泡者或者是文化人,是祖祖辈辈人世世代代穿成的一条线。我们这代人能够把我们对茶的理解和热爱慢慢的付诸于实践,见习当下对茶的认知,那么我们的后来者,下一代对普洱茶才会有奇迹。



陈文品/茶学博士,华南农业大学茶叶科学系副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茶叶科学系副教授,荔湾区普洱茶文化协会顾问研究方向为制茶工程与贸易,主要从事茶叶初、精、深加工研究和茶学专业教学工作, 2000年来主攻普洱茶研究,对普洱茶的卫生与安全,微生物发酵、贮藏陈化加工技术等方面做了一系列深入研究。


『怎样更科学更系统地把初制做好,精制做好,包装做好,收藏好,这是真正需要花功夫的研究的课题』


中韩国茶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三国时代,茶文化开始带到韩国,有清晰的记载是唐宋时代。韩国的消费群体对普洱茶文化的切入相对大陆要早一点。中国普洱茶文化在发展中出现了断层,后来香港这个地方把普洱茶文化继承下来。1993年开始,国内的研究者和消费者才开始真正的了解,认识,懂普洱茶。过去,大厂茶(大益,下关等)卖到香港,日本,甚至法国去,是因为国内的消费群体不太了解普洱茶。2001年是普洱茶起飞的时候,同时遇到了一个卫生安全问题。中国的普洱茶文化技术发展经历从80年代没茶喝,到有茶喝,到要喝好茶的一个过程。那什么么是好茶,怎行把茶做好,怎么收藏好茶,茶是不是原料好存放就可以变好,不一定,这中间有非常多的因素。所以,普洱茶的未来刚刚开始,像朴先生这样能把80年代的茶藏好到现在,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普洱茶近三十年的发展非常迅速,从消费群体到茶山的加工工艺,到收藏,都在进步,但是目前还是鱼龙混杂,有很多错误的认识,太多表面的经验。怎样更科学更系统地把初制做好,精制做好,包装做好,收藏好,这是一系列的研究课题。现在一列的技术和产品在涌现,还有国际友人爱好者的参与,以及我们真正文化自信往前走,普洱茶的未来将会更辉煌。



吕韬/云南省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普洱茶是云南的,也是世界的』


我觉得今天的交流会特别棒,很值得,内容很丰富,而且用权威科学的验证论述了普洱茶的功效,让普洱茶有了强大的理论支撑。普洱茶是云南独有的茶,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拥有普洱茶仓储的良好条件。紫云青鸟致力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和昆明自然良好的环境,打造普洱茶之仓。普洱茶是云南独有的产品,同时也是国际友人的,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