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实力
2008年智默堂倚邦第一块采制的古茶园
2017年倚邦茶山
说起倚邦,我想与您诉说的是倚邦茶山漫山的白花香……慢慢深入古茶园,空气越发清朗,伴着丝丝的香甜,越发令人舒畅……
若您能亲至倚邦,一定能够理解金容纹先生为什么如此钟爱倚邦茶山。以至2007年秋时,哪怕只能自带“宿舍”睡帐篷睡仓库,也要和当时简直一文不名的茶农朋友们签下古茶树鲜叶收购合同,成为现代在倚邦自带杀青师选树制茶的第一人。
2008年智默堂最早的倚邦茶地采摘合同
2008年,智默堂的第一个倚邦古茶园
金先生2008年制茶时睡的是茶农家的仓库
2008年金先生在倚邦的帐篷
与金先生同行的智默堂早期工作人员们住的帐篷,这些帐篷可能是历史以来云南所有茶山最早出现的帐篷
十一年前,那个曾今在第一次跨足倚邦的异乡人就无比自然的说“前世我应该到过这里,我应该是个倚邦人。”的青丝老帅,已经变成了华发老帅。
十一年的坚守,让他“证实”了“前世是个倚邦人”的“不违和感”。
他熟悉倚邦的每一棵大茶树,每一位老人,深怕下一次见面的时候有的人和物已经不在。熟悉每一个村落,看着有的娃从抹鼻涕的小屁孩变成可以同座论伯,把酒听“大道理”的小伙……他关注倚邦茶山的发展,当有人要送他倚邦茶马老街清代的某某物件时,他比谁都要着急,总是以一个“倚邦人”的身份告诫他们,不必向任何人献物,守好历史,守好茶树,制出好茶,便足以闻名天下……
我们都不知道这个异乡人对倚邦的情动始于何处,但是我们从他制的“倚邦味”里,从他十年间象明到倚邦的山路行了不下300回合的数字里,似乎更容易理解他对倚邦的深情……
2008年在倚邦,金先生及智默堂工作人员闲暇时一起聊天
2017年金先生在倚邦初制所的空地等日出
清代“普洱茶名遍天下……”,倚邦作为最早的贡茶采办地之一,名气更甚。至今,我们仍然可以从老街遗存的茶马古道、茶号遗址、大庙基台、普洱府的茶令牌,乾隆皇帝的敕命碑,千把总曹当斋墓遗迹,等等依稀的古迹中,看到倚邦曾经的辉煌。然而,即便不用从史料里去寻找它的发展踪迹,从2007秋踏入倚邦茶山那一刻,入眼曲折的土路,山寨里几户便为一村的茅屋,智默君深刻感受到了那些古老但依旧生机勃发的古茶树将会承担的使命……
2008年倚邦深山的村寨
2017年倚邦老街
2017年拍摄的倚邦古井
十一年,从茶市不知倚邦,到如今倚邦在爱茶人手中传香,我们想,老金先生已经完成了那句“前世我应该到过这里,我应该是个倚邦人。”的于历史来说轻如鸿毛,于己却如卸重负的自语低喃……
智默粉里,有一种香,叫“智默倚邦香”;有一种茶粉叫“金”粉,他是属于一个青丝转华发的默者的……那,一定不是“小鲜肉”的气味,它是一种爱得深沉的味道……
2009年,智默堂最早的对外办事处——昆明金实茶叶市场(当时倚邦在市场上几乎无人关注)
2017年智默堂新倚邦初制所雏形
智默堂·2018春 古茶山六记系列【倚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