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自然就是美,一碗风骨,真实普洱

茶山游

文化实力 - 茶山游

智默茶山浅行:茶人的春天是这样



茶山,一个所有爱茶人都向往的地方。在想象中,那里必定神秘且美好,茶农与茶相伴,以茶为生,像世外桃源一般。



三月,春意正浓,最生涩的一批智默堂人们已随金先生巡山归来。此行,没有了在智默堂昆明总部茶事空间饮茶行香的优雅,亦没有想象中世外桃源的美好,有的只是制茶人的辛劳。




蛮砖篇


从昆明一路驱车,至西双版纳象明乡已是次日正午时分。象明乡是西双版纳勐腊县最大、最远的山区乡,亦是一座知名茶乡。古六大茶山中的蛮砖、倚邦、革登、莽枝四山茶叶在此聚集,智默堂象明办事处就坐落于此。



(智默堂蛮砖初制所)


在办事处稍作调整,我们将此行的第一站定于智默堂蛮砖初制所。



(智默堂蛮砖古茶园基地古茶树)


或许是一行人还未从茶山行的新奇、神秘、兴奋中走出,加之有蛮砖茶山头春茶的吸引。行走于智默堂蛮砖古茶园基地中,跟随李辉老师寻着金先生精心挑选的,制作百木禅等级茶品的古茶树,再品饮一泡昨日新制的头春茶。欢欢喜喜,虽路途遥远但也不觉辛苦。


(智默堂一行人至蛮砖古茶园基地)

(蛮砖头春茶)


此行,似踏青一般,这大概就是所有爱茶人想象中茶山游的样子吧。


倚邦篇


“倚邦”意为有茶树有水井的地方,早在明代茶山整董时期,就将茶山版纳的治所设在倚邦,足见倚邦茶山之地位。



(智默堂倚邦初制所)


历经战乱、火灾、瘟疫等浩劫,曾经辉煌的倚邦茶山虽已元气大伤,唯有淹没在草木之间的石碑、石刻以及倚邦老街残存的石板路在证明着倚邦过去的辉煌。不过,好在还是有一批像金先生这样的茶人深爱着倚邦。



(倚邦曹当斋墓)


从象明至倚邦有27公里的路程,驱车耗时近2小时,才至智默堂倚邦初制所。路上,金先生从未停止与我们分享倚邦的故事,倚邦之兴衰、倚邦之美景还有他最爱的倚邦茶。




(倚邦晨曦)


到达初制所时正值日出时分,倚邦的美景渐渐清晰起来,气温升高,版纳春天独有的白花香亦在空气里四散开来。也就在这个时候,大家似乎理解了金先生钟爱倚邦的原因了,此情、此景、此香或许只有在这样生态极好的倚邦才能感受到。



(倚邦山花)


远人而木兴,要想见到金先生挑选的倚邦茶树,那还得继续进山!小编印象深刻的要属那些长在50度以上的坡地上的茶树。仅仅是去到茶树边都需要极大的勇气,更别说还有爬到树顶采摘鲜叶。



(智默堂倚邦古茶园基地)


至此,智默堂一行人已灰头土脸、筋疲力尽,然浅浅的微笑却从未从金先生的脸上褪去。



(等待倚邦日出)


(智默堂一行人前往倚邦古茶园基地)


这里是他钟爱的倚邦,而此行,则是和他一样的制茶人春季最真实的生活常态。

 

易武、老班章篇



(易武茶王树)



(老班章茶王树)

此行,智默堂一行人并未深入易武及老班章茶区,看过易武茶王树、易武老街、老班章茶王树就结束了。



(易武老街)


当然,看过了倚邦老街的辉煌,易武虽为面积最大的茶区,但留存下的易武老街还是不足以震撼人心;看过了老班章周遭密布的茶厂,倚邦过去再如何辉煌,现今也不与之可相比。就如饮茶一般,茶无好坏,个人喜欢就好,每座茶山都有自己的个性,也不是我们能随意拿来评头论足一番的。



(老班章村寨)


在小编看来,每山均有一个共同之处,即山路遥远,制茶不易,且饮且珍惜。而此行最大的收获,除了亲眼了古茶园、古茶树外,就像李辉老师说的,在这里,每一泡茶都是一次研修课程,而每一颗茶树都在拼尽全力向您讲述它所经历的故事,还有它的喜怒哀乐……




古六大茶山走过三山,余下的千万座茶山还等着我们一步步去占领。


目前,智默堂的古茶树们还处在休息阶段,尚未发芽,看来今年的春茶还是需要各位茶友们再耐心等一等了,多给这些“老前辈们”一些时间,定不会让您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