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作序——中韩「二八之约」藏友茶会
能寻可寻的工艺
可想能想的滋味
天地茶人十六年茶约
抵达传统普洱茶非同寻常的境地

▲中韩茶友欢聚智默堂,在普洱茶和音乐的享受中,体会传统与创新的永恒魅力。
2024年2月28日,9位韩国和12位国内的「二八之约」藏友欢聚智默堂昆明总部,在和暖的春风中一起共赴“春光作序•二八之约”茶会。席间,21位藏友品饮了勐海仓7年陈「二八之约」的共27泡滋味,还分享了对「二八之约」的不同冲泡经验。最后,在精彩的琵琶演奏中,收获深刻的启迪——无论茶还是音乐,传统与创新的魅力永恒。

▲“春光作序•二八之约”茶会作为2024年智默第一场茶会,就是具备国际属性的茶会。
壹
七十年代之前,普洱茶就只是普洱茶
许多茶友不知道的是,普洱茶的生熟之分其实是近代工艺的一个创新。在1975年普洱熟茶正式出现以前,普洱茶严格意义上并不分生熟,就是普洱茶。因为古代交通不便的原因,普洱茶在运输前需要做潮水筑茶处理,再加上长时运输过程中的自然发酵,到达交易目的地的时候,已是“性温味厚”、汤红香陈的茶叶。在普洱茶工艺之路上不断实践探索、二十年不懈的智默堂创始人金容纹先生认为,一个能全面掌握普洱生熟茶工艺,也能制作传统普洱茶的制茶人,才称得上较为完满的普洱茶制茶人。2018年,金容纹先生总结自己16年研习和制茶经验,在传承、恢复、改良民国前云南少数民族普洱茶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制成了传统工艺茶品「二八之约」,亦如当年漫漫长路上,马背上逐渐发酵的普洱茶,开汤即是“性温味厚”,汤红味陈。
「二八之约」作为智默堂创始人金容纹先生亲制的、唯一一款致敬传统工艺,并且是“智默国际百年古树茶友会”的唯一纪念茶,不仅限量且为绝版,此后不会再重新制作。
和藏友都在变化中各有所得
此次“春光作序•二八之约”茶会共品饮两款茶,智默堂传统工艺「二八之约」,极端之美「拾年·一圆(岁月甘醇·单株古熟)」。
▲「二八之约」呈现奇妙滋味的同时,也成为连接不同国家茶友情感的载体。
虽然存在语言上的难度,但抵挡不住藏友们在27泡「二八之约」的不同滋味中,纷纷开始分享不同仓储地这7年来「二八之约」的不同变化。随着中韩双语的现场翻译,大家都对不同地区「二八之约」的风味变化、体感变化有了更加细节的了解。热烈的分享现场引发琵琶演奏家也是「二八之约」藏友谢霄雷先生的共鸣,他分享了自己独特的「二八之约」泡茶法:3克「二八之约」,加2克智默堂任一生茶,在一升容量的保温壶中一起闷泡一小时以上,会得到极为独特的异香和较强的体感。独具个性的喝法让大家跃跃欲试,现场气氛更加热烈。传承与创新,自然真实就是大美
第二款茶品为智默堂极端之美「拾年·一圆(岁月甘醇·单株古熟)」,同样是熟茶的引领大作。精选云南特殊珍稀过渡型品种,深林中千年古茶树,平均树高10-20米,最小树围180公分,制成生茶已细腻圆融,几无苦涩,被智默君赞为“仙人茶”。但智默堂还要另攀险峰,用极致稀缺的原料制作顶级熟茶,完美保留生茶细腻无碍的同时,凸显“时间穿越”的工艺大美,温润和煦,新茶老韵。「拾年·一圆(岁月甘醇·单株古熟)」入口即化、药香老韵的妙味,以及金先生不断超越自己的精神,让藏友们身心共震。拾年·一圆(岁月甘醇·单株古熟)
▲不断在制茶工艺超越自己的金先生,让藏友们赞叹和感动。
席间,金先生谈到:“有人问我为什么那么喜欢普洱茶?我觉得茶和人一样,人与人的相知需要时间。普洱茶也一样,需要时间来给你证明它的好,无论是茶树,还是制成茶,变成老茶,它总能在不同的时间给你最真实的一切。普洱茶是时间的朋友,人生一样。”
▲曾代表中国受邀在伦敦奥运会中国文化周演出的青年琵琶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琵琶学会理事谢霄雷先生,也是「二八之约」藏友,在茶会现场为大家倾情演奏了三首经典曲目。
▲茶友纷纷与文化偶像诗人、作家、书法家雷平阳老师合影,请雷老师在其新作《茶宫殿》扉页签名留念。
茶会最后,曾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演出的著名琵琶演奏家谢霄雷先生,演奏了中国古曲《汉唐陈隋》、经典曲目《春江花月夜》,最后献上琵琶名曲《十面埋伏》,与赶来与中韩藏友交流分享的中国著名作家、普洱茶文化学者雷平阳老师,为茶会做了圆满的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