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极高明的中庸”书法家大不张与岁月甘醇


张金辉
书法家
擅长极少人看得懂的草书,2012年开始喝岁月甘醇。

对岁月甘醇的评价:在这杯茶里喝到了最醇厚的植物的滋味,这是一种极高明的中庸。





当时虽然还是爱酒多一点,但是,对这位有好茶的金先生有一种莫名地暗生佩服!
2012年,影响00后一代的《熊出没》首播,诗书酒狂的书法家大不张第一次亲密接触岁月甘醇。那时,在李辉老师的茶空间,因为足够专业,这个茶空间里常常聚着一群文化人,喝茶瞎聊,常常是一起晚饭,来一轮酒,晚饭完接着喝茶,继续接着瞎聊。
 
这群瞎聊的人里面有著名诗人、琴家、书家、大国手等等。当然,还有一位成功追求李辉老师的韩国人。因为语言上实在有一点障碍,也就这么似懂非懂和善友好地说着聚着。有一点是肯定的,只要这位不止为茶也为爱情而来的韩国人一出现,就会有好茶。不过,那时候爱酒多一点的大不张老师最喜欢干的事情,还是约金先生喝酒。的确,酒桌上的交流更能明心见性,难怪作为交流用具的酒和茶并行了数千年,谁也没干掉谁……有些事,需要越说越清醒,比如一人事茶之道味;有些人,则需要越品越熨贴,比如知己对酌之蕴藉……。总之,这位痴爱普洱茶的韩国茶人来到异国他乡,对普洱茶痴迷的这份儿劲头,让大不张老师暗生佩服。
 
记得有一次,金先生和李辉老师带来了一款茶,并坚持要听一听大不张老师对这款茶的看法。大家知道,有时候,最懂茶的人不一定能表达得最生动。三盏过后,大不张老师的一句话,让金先生有了找到知己的感觉!大不张老师说:“在这杯茶里,我喝到了最醇厚的植物的滋味!”这应当是对金先生制茶观念最贴切的评价了。或许那时,这句话把当天喝到这款茶的人瞬间拉进了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中,肺腑充满了青苔与雨露的香气。

品岁月甘醇需要阅历的匹配,才喝得出制茶人的恭谨和赤诚!

喝了9年,大不张老师说,岁月甘醇是一款需要阅历匹配的茶。是的,经历过一些岁月的人,能在茶中品尝出更多的滋味。后来回想起第一次喝岁月甘醇的场景,——也许是因为自己本身对狂草书法的极度痴心,俗语说“只有同类能认出同类”,——才在那一杯最接近植物滋味的茶汤中品尝到制茶人恭谨和赤诚的心。大不张老师和金先生从酒桌认识,却在茶桌上因为岁月甘醇,惺惺相惜。
 
说能被岁月甘醇惊艳到的人,必是深谙人世况味者!此言不虚。大不张老师的老母亲,喝茶向来挑剔,但就喝了一口岁月甘醇,老太太便肯定地说:“这个味好!我今后就喝这个茶!”更该强调的是,比起征服味觉更值得称道的,是岁月甘醇对身体的关照。它醇厚温和,体感能关照到身体的细枝末节,不但不影响睡眠,而且对于生病的人能辅助身体的恢复,像老朋友的关怀,细润无声,温暖心头。于此,大不张老师的母亲,定是深深的体味到了!难怪智默茶友总开玩笑地说,岁月甘醇是款老人茶。



滋味始终保持着恒定,这是一种很难得的极高明的中和之美!

四十不惑,大不张老师觉得自己依旧年轻,因为岁月带给了他太多快乐的时光,爱情、家庭、可爱的女儿,还有始终坚持的书法……难能可贵的,正是这份平常的美满,支撑着大不张老师在书法创作上所走的追求极致之美。大不张老师认为,艺术,说白了就是两件事:“一,与他人拉开足够的距离;二,达到一定的高度”。追求迥异常人的大不张老师意外地在岁月甘醇上看到了另外一种极致,他称之为“和”,亦即是中国人一直以来所讲求的“中庸”。在大不张老师眼中,岁月甘醇所展现出来的滋味与品格,并不会随冲泡人的改变而改变,它始终保持着恒定的状态!“极高明而道中庸”,这是作为艺术家的大不张老师对岁月甘醇的评价。
 
岁月甘醇无疑是一款足够深沉的老茶,源头茶树已经在原始森林里存在了上千年,多亏了有心的茶人,他尊敬“老”这种生命状态,把一片片新发的茶叶采摘下来,做成一块块崭新的茶饼,但当你喝进嘴里的时候,却满口都是老茶的味道。
 
普洱茶大约是世间上为数不多能清楚展示这种“新-老”辩证的消费品了,越陈越香的特点赋予时间流逝以更多意义,也让每一次喝普洱茶充满了不可知的新鲜感,历久弥新,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岁月带给岁月甘醇的,是每日区别于每日的新鲜感,新鲜感来自于滋味的愈发醇厚,来自于时间推动的变化。
 
面对绝对公平的时间,每个人都在用一生来表达对它的理解,喜欢岁月甘醇,是追求极致不同的大不张老师生活中的回力,而研制岁月甘醇,则是金先生替这些深山长者作了一次岁月的传递!

 智默·岁月甘醇·过渡型
 茶品档案 

   品名:岁月甘醇(过渡型)

年份:2013年春
规格:200g/饼  357g/饼
原料:过渡型 古茶 纯料


品鉴参数:
饼面:饼面黝黑泛青,条索较紧结;其中可见褐色、墨绿色等不宜揉捻的叶片。
香气:干茶有参天木朴质之气,有高崖峭壁野韵之香;叶底香清新如翠,杯底香高似袭人花香。
汤色:浅黄明净。
滋味:滋味清冽,透彻。无苦、无涩。
叶底:叶底靛青色,木质香气;叶片厚实肥壮而柔软。


特点:过渡型古茶,历经7年茶品陈化,在岁月里定义了甘醇,和合万物,把极端之美练就为高明的中庸。



什么【岁月甘醇·过渡型古茶】品饮时滋味几乎无苦无涩,清甜甘醇又不失时间之味特有的醇厚?


一.茶树生长的良好生态环境

【岁月甘醇·过渡型古茶】,茶树长于云南原始森林,零污染源,根系非常发达,通过庞大发达的根系,古树茶能从土壤中汲取更多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有助于茶叶中咖啡碱、多种维生素、氨基酸等显味物质的形成,从而使古树茶有更佳的口感、更高的甜度和更高的耐泡性。



▲上图为邦崴2700年过渡型古茶树




▲上图为岁月甘醇·过渡型古茶树


二.相对大的茶树树龄

【岁月甘醇·过渡型古茶】是古老的过渡型茶树,茶树树围最小180公分以上,树高均在10—20米之间,树龄约千年,这种茶树的新陈代谢主要以碳代谢为主,代谢产物中含碳化合物总量比较高,茶叶中的果糖、蔗糖、单糖、多糖等含糖类物质也偏高。 

 


▲上图为岁月甘醇·过渡型古树茶树



▲上图为勐海茶区一个棵过渡型古茶树(树达13米多高)。


三.茶叶加工过程中的糖变

在适度的温湿度条件下,茶叶加工过程中会发生美拉德反应,其原理是羰基化合物(还原糖类)和氨基化合物(氨基酸和蛋白质)间的反应,这些反应有助于茶叶滋味中糖类物质的形成。

 


▲加工是形成古树茶甜度的关键步骤之一。


四.良好的仓储

后陈化过程中,茶叶在生物酶、水分和氧气的作用下产生酶促反应,不断氧化降解茶叶中的苦涩味来源的大分子物质,如茶多酚、咖啡碱等,同时,酶促反应也氧化聚合成其他的营养物质,比如纤维素、淀粉、果胶、蛋白质等物质,这些物质是茶叶中甜度、胶质感和粘稠度形成的主要物质。7年的后陈化,茶叶内的水溶性多糖如纤维素、果胶等逐渐分解转化,茶汤粘稠度和甜度有明显增加。

 


▲仓储过程中,茶叶内含物质不断转化形成糖类物质,茶汤甜度增加。



▲通过对岁月甘醇·过渡型的专业审评冲泡,其口感呈现出几乎无苦无涩,清甜甘醇又不失时间之味特有的醇厚的特点。


岁月甘醇发售年份
2011/2013 /2014 /2015/ 2017/ 2018 /2019
年平均价格涨幅为13.4%




返回列表

产品推荐